河北東方學院是河北省教育廳主管的應用型本科院校。地處北京、天津、雄安環繞的“金三角”——河北省廊坊市,距北京天安門40公里,毗鄰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,占據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。學校占地783.5 畝,建有2.6 萬平方米的6個室內體育館——游泳館、網球館、羽毛球館、乒乓球館、臺球館、籃球館和6個室外運動場;建有2萬平方米的2個圖書館和107個校內實驗實訓室。校園環境四季如畫,歐式建筑別具藝術風格。
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500人,設有6個二級學院——文物與藝術學院、人工智能學院、醫學院、經濟管理學院、交通學院、人文與馬克思主義學院。開設24個本科專業、30 個專科專業,涵蓋藝術學、工學、醫學、經濟學、管理學、歷史學、文學、教育學等多個學科門類,形成了文理交融、多學科發展、本專接續和國際交流的多元辦學體系。學校師資力量雄厚,專家名師云集,匯集了馬希桂、鐵付德、譚述樂、胡一紅、傅山泉、彭軍、張品、孫超、劉邁、王國勝、黃玉堂、崔堅等眾多各領域享受國務院和政府特殊津貼的知名專家教授。學校以名師支撐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。
學校堅持“產教融合、特色立校”,形成了以文物藝術為特色,以人工智能為引領,以經濟管理和醫療護理為優勢的學科專業布局,建成了一批服務地方發展、符合社會需要的特色專業和專業群。文物修復與保護、藝術與科技等專業群,實踐“文物+藝術+科技”的培養理念,在國內同類院校和同一行業中占據人無我有、人有我優的領先地位,文物與博物館學在全國開辦此專業的院校中占據優勢地位,位列多家985院校之前;人工智能、虛擬現實技術和大數據等新工科專業群,依托毗鄰國家大數據產業園的產業集群優勢,對接廊坊建設京津冀電子信息走廊的發展定位,形成了校企合作、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高地,實現了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的深度融合,提升了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力。
學校堅持“文化引領、創新發展”,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,成為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實踐基地”、“全國高校美育教學研究實踐基地”、“京津冀博物館文化教育培訓基地”。構建能力本位的課程體系,強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,成為“河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園”、“河北省眾創空間”,培養出了大批有較高人文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畢業生,他們就職于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安永公司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、北京醫院等眾多知名公司企業。
學校堅持“面向未來、服務地方”,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自身責任和使命。廊坊市是“國家版權示范城”、“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”。學校主動尋找契合點,融入區域創新發展,培養學生的文化創意能力與創新精神,培養學生知識產權的開發、保護、使用意識,僅一年就有 3000 多件師生作品成功進行版權登記,獲得版權證書,學校成為“廊坊市版權服務工作站”、“河北省級版權示范單位”。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,極大地促進了學校專業建設與文化建設。
學校把培養應用型人才、辦社會滿意教育,作為辦學的初心和使命。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,以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為主要路徑,實現職業技術教育與應用本科教育“立交互通”,精心培養高素質、強能力,擅體美、愛創造的“大國工匠”,讓每一位學子在與時俱進的河北東方學院揚起成長成才的理想風帆,逐夢遠航!筑夢東方,圓夢東方!